世間人與人感情的問題,就連聖人都不敢隨便下結論!
《史記》記載漢代自惠帝時起,后妃、外戚專權反覆造成禍亂的概況。
《史記》“外戚世家序”論述帝王的后妃及其親族,干涉政治對國家的影響。論證后妃對國家治亂的影響力。概略這樣說:
自古以來,承受天命的帝王和繼承正統遵守先帝法度的國君,不只是要有內在的品德修養,大多數也由於有外戚的幫助。夏代的興起是因為有塗山氏之女,而夏桀的被放逐是由於妹喜。殷代的興起是由於有娀氏的女子,而商紂的被殺是由於寵愛妲已。周代的興起是由於有姜原及太任,而幽王的被擒是因為他和褒姒的的淫亂。所以《易經》以《乾》《坤》兩卦為基本,《詩經》則以《關雎》為首篇,《書經》讚美堯把女兒下嫁給舜,《春秋》譏諷男子娶妻不親自去迎接。夫婦之間的關係,是人道之中最重大的倫常關係。古制禮的應用,只有婚姻最為謹慎。樂聲協調四時就和順,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生長變化的綱領怎能不慎重呢?人能弘揚人倫之道,可是對天命卻無可奈何。深奧啊!夫婦之間的親愛之情!君上不能使臣下放棄其所愛,父親不能使兒子放棄其所愛,何況是更卑下的人呢!夫婦歡合之後,有的不能繁育子孫;能繁育子孫了,有的又不能得到好的歸宿。這難道不是天命嗎?孔子很少談論命,大概是由於很難說清吧。不能曉陰陽的變化,怎能懂得人性和天命的道理呢?
古今家庭及男女對於感情的問題,仍然是如此的複雜及難以釐清!在未成為夫妻之前的戀愛時期,若是沒有真正把愛情給奠定下來,那是不可能建立穩定的家庭,更不可能有延續子孫的結果。篇文說君王不能干涉臣子的感情,父母亦無法干預兒子的所愛?這說明了人的感情難題,並非假以權利或地位能夠決定下來的。這裏指出卑下之人,對於感情就更難以搞定了。若以現代的觀念來說,卑下不只是社會地位卑微,應該說觀念及經濟能力的不足,那樣的人,對於感情的掌握度更低了。現代年輕不懂這些道理,以為有愛就行,只要自己喜愛就能成家,不想看看!感情的事就連帝王及父母的立場,都無法強迫部屬或晚輩對感情的取捨,可見在沒有明確觀念及經濟地位的人,那他對感情的操控力量更卑微了。